“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上进和上班之间,选择了上香;在关系和体系之间,选择了佛系。”突然暴火的寺庙文化,使寺院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在莆田,大大小小的寺院数千座,其中:梅峰光孝寺、南山广化寺、囊山慈寿寺、龟山福清寺,被称为莆田四大丛林,今天跟着镜头看看你去过几个?
梅峰光孝寺梅峰光孝寺有“梅林佛国”之称,被誉为佛教发祥地之一,其“梅寺晨钟”被列为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
大隐隐于市,想在闹市中寻找一份安宁,静谧寺院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要欣赏“梅林佛国”的风姿,可以在梅花盛开的季节里探访。
寂静的寺院内,微风吹动檐角的风铃,穿梭在暗香浮动的梅林中,慢慢的欣赏传统建筑的古典、雅致。
在梅峰寺最高处的大悲殿内,有一座观音坐像高14.2米,据说是八闽之最。
梅峰寺的建筑面积有2.1万平方米,在莆田四大丛林中面积最广,整体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适合短暂逃离喧嚣、放松心灵的好地方。
南山广化寺南山广化寺为莆田佛教的源头,著名千年古刹,与福州鼓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并称福建四大丛林。1990年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三座全国样板寺庙之榜首。
广化寺有“三宝”:释迦文佛塔、锻造钟、500罗汉堂。释迦文佛塔位于广化寺的东侧,为五层仿楼阁建筑,塔身雕刻丰富,浮雕精美,像一座石雕宝库。
进山门后,两株枝叶繁茂的菩提树立在放生池前方,围绕着放生池飞翔的鸽子们颇有灵性,无惧游客来来往往,自由的觅食、嬉戏。
在放生池的左右两侧,建有高达13米的三层钟楼与鼓楼,与其毗连的即为五百罗汉堂。
福建佛学院的男众部也设在广化寺内,寺内天王殿前的石经幢,是研究梵文汉译与莆田方言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
广化寺的占地面积达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整座寺庙沿山势修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竹林松柏散落各处,漫步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囊山慈寿寺囊山慈寿寺,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地处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囊山村囊山之麓,故又名“囊山寺”,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峢巘”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囊山寺是囊山森林公园重要文化景点,是莆田市五山公园之一,佛教文化园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濯心湖面积1万平方米。
该寺于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寺内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带着灵性,在郁郁葱葱的竹林间,或在曲径通幽处,这里还能感受江南园林的风韵。
千余年来,囊山寺兴废无常,即保留下这口相传是唐景福元年(892年)妙应祖师率众僧开挖的“唐井”。
寺院背倚青山,绿树环绕,景观分布的错落有致,在这里令烦躁的心收获一份安宁。
殿宇之间,回廊环绕,四面的墙壁上图片、石刻,石碑记录着寺庙的不同时期的历史。登上天元岩,可以一览全寺风光。
龟山福清寺龟山福清寺,简称龟山寺,又称龟山福清禅寺,该寺于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由无了禅师创建,是闽中最早标志为禅院的古刹,并且寺内有全国范围内仅存的三尊唐代真身宝像之一。
龟山福清寺,是藏在山中的千年古刹,也是四大丛林中面积最小却极具特色的。
据说龟山因无了祖师巧遇六眸巨龟而命名,在山门附近,散落着许多造型各异的石龟雕像,与这座千年古刹日夜相伴。
寺门前的七宝塔为仿宋明风格,雕工精巧,颇具特色。
寺内历代文物遗存众多,其石柱、石础皆为宋原物,斗拱结构系明代风格。现尚存唐“龟泉井”、五代“六眸池”残碑、宋元佑年间的蓄水石槽、明石柱联和清大铁鼎等。
法堂的祭台上供着三位祖师的佛像,中间就是开山祖师无了禅师的镀金全身真人宝像,祭台正中央还悬挂着“千年真身”牌匾。
龟山寺虽处深山而香火却千年不衰,迄今已有1192年的历史,经多次重修,如今已基本恢复原貌,保留原有的一寺一塔一井一园的建筑格局,独具风格。
禅茶是龟山寺的又一特色,更有“龟洋山产茶为莆之最”的说法。
龟山峰峦重叠,尤其春夏多雾,运气好可以看到二十四景之“龟洋积雾”的美景。
佛教自南北朝时期传入莆田,距今约有1500多年历史,存留下的千年古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每座古刹都保留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前世今生皆故事,留待世人的解读。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