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4件事:读书、旅行、摄影、电影
封面图片:湄洲岛 摄影丨舒小简 文丨舒小简 福建,有种神奇,
总盛产不大却极有名的城市。
新能源汽车的时代,让全世界知道——宁德。
全国最知名的县,毫无疑问是——沙县。
还有鞋子、医院无人不知的——莆田。
……
好奇吗?
除了那一两个出名标签,它们还是怎样呢?
妈祖的故乡,
千年的古迹许多。
群山连着海浪,
被各种花样的水果包围。
……
这里是——莆田。
作为摄影师和写作者,小简拍摄、讲述了 拉萨、杭州、苏州、南京、扬州 等许多城市。
应莆田市之邀,踏足福建这片此前从未到过的土地。
一番奔波探访,颇开眼界,便有本文。
莆田:
妈祖祖庙 如海上的布达拉宫 摄影丨舒小简
湄屿潮音与东海 摄影丨舒小简
木兰陂(bei) 千年的水利 摄影丨舒小简
南山广化寺 摄影丨舒小简
天中万寿塔 摄影丨舒小简
古谯楼与莆田城区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一、妈祖的城
《七子之歌》传唱,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澳门的外文名称Macau,是源于妈祖。
郑和下西洋,相传在海上受过妈祖救助。
回程的郑和禀告永乐帝,
便留下今天南京在长江畔的名胜——天妃宫。
……
不只福建广东、港澳台,不只全国各地。
在东南亚、在欧洲巴黎、非洲开普敦、澳洲墨尔本、美洲旧金山、檀香山……
都有妈祖的历代宫庙,日夜迎接信众。
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妈祖。
您知全世界有多少妈祖信徒吗?
3亿人!
如此庞大信众,他们最要朝圣的地方是哪里呢?
是——莆田。
莆田的妈祖祖庙,是历史第一座妈祖庙,是全球数万妈祖庙的源头。
因为:妈祖不是一个空造的神,
而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
一个莆田人。
北宋年间,一个名为林默的莆田女子,一生广施善事。27岁时,林默为救海难,葬身于海。
老百姓为纪念她,为她建庙祭祀。
几百年后,当年的林默,便成为万众信仰的女神——妈祖。
莆田的妈祖痕迹太多了。
妈祖祖庙、平海天后宫、贤良港天后祖祠……
且不说这些全国级、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初到莆田的人,一定会惊讶:莆田的庙真多啊。
从山峦到海边,各村各镇,处处有妈祖宫庙,甚至一村就有多宫。
更让人惊讶的,这里能看到妈祖信众的虔诚。
小简到湄洲岛时,正是九月初九妈祖羽化飞升的日子,目睹让我吃惊的盛况:
来自各地的数万人,从小孩到老人,都盛装打扮、服饰独特、举旗响锣,排成长龙绕岛巡行。
即使近来台海关系极为紧张,依然许多台湾同胞为妈祖汇聚于此。
岛上居民,都自发追着巡安队伍,赠予水果饮料等补给。
一个小男孩为了追我,跌倒在地,膝盖磕血而放声大哭,手里却还举着要送我的橘子。
他们的阵势、装扮、虔诚态度,汉地真是少见,
倒像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象。
莆田·妈祖痕迹:
妈祖祖庙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妈祖祖庙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妈祖祖庙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贤良港天后祖祠 摄影丨舒小简
贤良港天后祖祠 摄影丨舒小简
平海天后宫 施琅收复台湾时,就从这里出发 摄影丨舒小简
文峰宫 摄影丨舒小简
二、千年的城
莆田,是千年的城。
千年以前,是宋。
不止妈祖是宋朝人,莆田许多重要历史,都源自宋。
莆田的地标名片,首先要看的,应是千年的水利——木兰陂(bei)。
北宋时的女子钱四娘,主持兴建了这大型水利,
淙淙水流翻起的白浪花,从碧谭穿过褐石,至今灌溉兴化平原。
莆田的地标名片,其次推荐的,应是千年的古刹宝塔——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成群的高大榕树参天,遮天蔽日投下的阴影里,总有灰衣的僧人诵经晨扫。
南宋初年的30米高石塔,居然历千年沧桑也未重修重建,保存极好,堪称奇迹。
在莆田游历,突出的印象,一是:宫多庙多,另一个是:塔多。
莆田目前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竟有5处,是塔。
读莆田历史,从看塔开始,是极好办法。
这5座塔,竟也全来自千年前的宋代。
九座寺无尘塔,始建于唐,重修于南宋。
天中万寿塔,始建于五代,重修于北宋。
东山报恩寺塔,建于北宋。
龙华寺双塔,建于北宋。
释迦文佛塔,建于南宋。
莆田·古迹: 木兰陂(bei)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延寿桥 南宋时的桥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仙游文庙 摄影丨舒小简
南山广化寺 摄影丨舒小简
释迦文佛塔 摄影丨舒小简
东山报恩寺塔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天中万寿塔 世界最大的阿育王塔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龙华寺双塔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龙华寺双塔之一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南宋时有一年,科举状元、榜眼,皆为莆田人。
高宗皇帝惊奇:“卿土何奇,辙生二卿?”
榜眼陈俊卿说:“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这十个字,便成为莆田人流传千年的格言。
那消逝在历史中的事物,亦超过千年。
唐初,嵩山道广和尚率500僧兵入闽平定海盗,奉李世民的旨意,在莆田建寺。
那就是在功夫电影、武侠文学风靡的年代,早已闻名于世的——莆田南少林。
作为南拳祖庭,从唐代的十三棍僧救唐皇,到清代的红花亭五祖反清复明,
莆田用千余年塑造了中国武术南拳北腿的格局。
多少流传着的让人血热的侠义故事,都绕不开莆田。
三、山海的城
莆田,是海的城市。
蜿蜒的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
她奔流入海时,会望见莆田最古老的建筑——镇海堤。
莆田拥有海域,3倍于陆地面积。
浩瀚的东海在这里造出齐全海景。
三大海湾、150余座海岛,
海蚀怪石、沙滩、鹅卵石滩、海畔盐场、紫菜滩涂、红树林……
如此多样……
仅长9公里的湄洲岛,就有13处弯月形海湾、细软沙滩。
如此密集。
莆田·海: 湄洲岛之夜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湄洲岛 摄影丨舒小简
湄洲岛沙滩 摄影丨舒小简
眺望东海 摄影丨舒小简
平海盐场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盐场盐山 摄影丨舒小简
莆田,是山的城市。
山形略像富士山的壶公山,如莆田的父亲山,
在城区处处角落,都能远眺。
福建多山,莆田的山地丘陵,也过七成。
飞瀑和湖群,散落在连绵群山中。
在仙游,还有寺庙高挂在绿林间、峭壁上,如悬空之寺。
这里以荔枝为市树,以荔城为别名。
荔枝、桂圆、文旦柚、枇杷,组成莆田四大名果。
在莆田山岭中穿梭的一个午后,我看着路两旁高高的香蕉树一棵又一棵地接力,
宽大的翠绿蕉叶,将路一侧的山涧遮得严严实实。
竟用果树做盘山路的行道树!
水果之乡的风采,可见一斑。
莆田·山:
壶公山与莆田老城区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壶公山、木兰溪、白塘湖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东圳水库 摄影丨舒小简
九鲤飞瀑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四、拼闯的城
莆田,是拼闯的城。
全球80万莆商闯荡。
莆田鞋、莆田系医院……
名堂响亮,但毁誉参半。
明后期,倭寇之乱,令许多莆田人不得不外出谋生。
倒塑成了莆田人常离家、善经商的传统。
近现代更是如此,成群结队的莆田人远行了,风雨兼程跑在他乡,甚至异国。
在莆田有一道独特风景,是这里的民居、大厝(cuo)。
厝,即福建方言中,类似于房屋的意思。
盖大房子,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宣告自己衣锦还乡的惯常方式。
这些古民居,有红砖红瓦的中式,也有很多是西洋模样,夺人眼球。
商海浮沉,那些漂洋过海的莆田人,成为了华侨。
于是,莆田有许多的侨乡、华侨村。
他们西式的华丽宅邸,便是这里的人比大部分人更早见过世界的见证。
说到中国的农村能有多富裕。
人们总是先想到江浙,关于福建的讨论不算多。
然而,莆田的农村,尤其沿海的,老百姓的房屋,大多华丽惊人。
三四层只是常见,七层八层楼的,也不算少。
一些地方,家家都用高大的罗马柱。
莆田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经济总量不足3000亿。
无论任何数据来看,都只算是小城市。
可这民富的程度,能令大城市的人也要惊骇。
莆田·民居大厝(cuo):
萝苜田古民居群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萝苜田古民居群 航拍摄影丨舒小简
东大村·文德楼 摄影丨舒小简
侨乡——东大村 摄影丨舒小简
侨乡——东大村 摄影丨舒小简
五、
莆田人向我娓娓道来的那些,
我试着娓娓道来地转述。
我探访和拍摄许多地方,不论高原雪山,还是内地城市,都是在做同一件事:
让一些地方的美好景致、独特文化,能被另一些地方的人看到。
许多地方有名气,可你想到它们,常常只是那片面的标签。
哪里想得到,原来它们那些未让你熟知的地方,
会让你在试着了解的过程里,发现一重一重的惊奇。
能让人有如此感觉的地方,有哪些呢?
莆田,就是典型的一个。
-END-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