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18
  • 回复0

这位出身名门,却不幸离世的莆田知青,长眠50年无人探望!

[复制链接]

63

主题

2

回帖

382

积分

创始人

积分
382
发表于 2023-4-8 11: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f59ade474ac51665738c8b0390055b2.jpg

莆田知青
/
vol.1501
《知青陈春南的悲壮人生》
作者:李光荣
“陈春南,是兴建了涵江东方廿五坎的名门望族陈家的后人。自幼居住在“卅二生”别墅的陈春南于1969年赴连城上山下乡。在连城,陈春南沉默寡言,吃苦耐劳,成了闻名全公社的“知青挑夫”。1973年,一场暴雨后的山体滑坡带走了年仅24的陈春南,他死后被简单安葬于无名水潭的边坡上,长眠50年无人探望……清明时节,谨以此文,纪念1969年初福建莆田赴闽西连城县上山下乡知青的第一位遇难者陈春南先生。
01

说起1969年2月5日莆田赴连城上山下乡知青陈春南的短暂人生,应该先了解他的家庭与出身!

eff14dec707629c72945bba319564777.jpg
涵江著名的东方廿五坎古货栈

莆田市涵江区文史资料《莆仙‘豆饼之王’一一陈家三兄弟》一文记载:
陈油泉、陈湖泉(名镜平)、陈济泉(名镜鸿,俗叫济卅二)一家三兄弟,1924年从黄石遮浪村迁入涵江宫口新居,开始在厦门至涵江间,流动经商以谋生,他三兄弟从厦门徒步肩挑货物至涵江,发展到船运,从沿街串巷叫买到设店营业。
后来,代理经营以豆饼为主兼营“德士古”煤油、肥田粉、面粉等货物,承包了“德义理士商行”的3艘轮船,陈家三兄弟逐渐发展为莆、仙一带豆饼业大巨商。
在其“通美”豆饼行极盛时期,三兄弟合资在涵江田尾村购买地皮,兴建了东方廿五坎店房,想把廿五坎变成“宫口行”那样热闹繁荣的商品批发中心。

328f9e92fa73a6c7d0137bc04e9b88b6.jpg
东方廿五坎古货栈临河而建,且与涵江新桥头古海港码头仅一路之隔
1931年陈镜平独资在宫口河沿,兴建了莆田的第一家500座位的电影院。抗日战争爆发后,海运困难,兴旺二十多年的陈家生意终告收盘。
知青陈春南是陈家老三陈济泉的孙子,自幼居住在涵江东方廿五坎河对岸的“卅二生”别墅之中。涵江著名的“卅二生”别墅,主楼为红砖砌就的中西合璧四层楼房,十分漂亮。

4416bbe8c63b086c0b60fb85351842bd.jpg
“卅二生”别墅,1941年被日寇炸塌东南角,后修复 供图:陈春山
屋顶中部是个露台(解放初,居住在楼内的82师军乐团,常在该阳台练习演奏军乐),楼层四周为带绿斗的红砖圆拱连廊,连成环形走廊,主体立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02

ae1b91010fb41f4120d0cbec4dbf971e.png
陈春南初中照 供图:王国熹
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陈家别墅大院被占用,建了多个炼铁高炉。至今我还记得,1958年,我在涵江楼下小学念二年级时,班主任许振华老师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到这些炼铁高炉前,为炼铁工人高唱《社会主义好》等歌曲。

9e826c8e398307ad701b198323f31711.jpg

当年,人们为取出大楼的钢筋去炼铁,别墅被炸毁,陈济泉一家大小几十口人被扫地出门,分居到各处。

bacf90b82f38850eed0fc38009e222b3.jpg

从原卅二生别墅迁移至芦埕古民居的河沿的长寿亭
这就注定了陈春南一家多年过着不如意的生活,也养成了陈春南沉默寡言的内向性格,不过,他坚定地成长,以六八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成为莆田文革后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

2886ac3b24bf3c19a4d7c9927ccd9da5.jpg   


莆田知青赴连城上山 陈寿雨|供图

我与春南并不是同一届、同一校的同学,虽然是邻居,但相互并不十分熟悉。1969年2月5日,那是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我们涵江楼下街知青到连城县姑田公社插队落户,陈春南等人自发组织的准备进山打猎十多位男知青,被称为和尚队,理所当然地被安排至离公路45华里远的下余大队三个自然村。

e4c6674bebaf4cc01c5a99457fcd35d7.png
连城县姑田游大龙 图源:jinning
他们身处深山老林,全年口粮仅一二百斤稻谷,第一年凭每月9元生活费勉强度日,第二年,他们就进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生存危机之境地!而陈春南却挺了过来,他除了农忙季节天天下田出工外,短短半年,就成了闻名全公社的知青挑夫大王。
早上挑着百多斤的竹絲或松香至公社纸业社、供销社,午后在农资仓库挑一百斤化肥回山村。
03

037256a406f34349478b406941e5b91c.jpg


矿井里的莆田知青

我在离姑田五里路的风雨亭里见过他几次面,他总是挑着东西。有一次,我们又在这个风雨亭里见面了,他正在亭里吃午饭,就亭中的茶水,吃自带的草包饭,那两大捆沉重的竹絲就靠在路亭墙边,我仔细端详一下他:
一米七六的个头,五官端正,眼神坚定,身体清瘦却健壮。
我知道,他到公社后还要挑一百斤化肥回下余大队,看他一天来回两担,九十里山路只等闲,且能连续多日多月这么干,我心中十分佩服他。

f850f81678fabafc008c0ac411c6a4ab.jpg


莆田知青成为技术能手

天已午,我挑着化肥匆匆而去,并未多谈,但是,我多么盼望他能在回程时,路过我村,歇息一下,与我们聊聊天。可惜,家庭出身的包袱使他养成独来独往的性格,从不路过我村,他总是从村前的另一条小路,抄近道登山而去。他为何能做到天天挑担进出山(竹絲、松香出,化肥进)呢?
我想,他是以自虐式的体力劳动,来驱除由于家庭出身而带给他的苦痛与压力,以期为自己闯出一条活路来。



04


b9e8facd5a0bd0411789f71d44a68573.jpg


莆田知青在连城的知青点  陈建平|摄

1973年进入5月份以来, 连城地区连降暴雨,姑田地区雨量最多的在10个小时内,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余门(上、下余大队各村统称余门)的大山深处,饱吸雨水的山体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6月3日下午(农历五月初三),乌云压顶,为完成大队交代的,要在端午节前完成插秧任务,知青陈春南与下余大队下坪生产队社员余业庆、余芳彬、余万春、余胜辉、余齐子、余业午等七人一起,在下坪村陈婆坑的梯田里冒雨插秧。

158c0ae6f0cbc3fae3c9dae064c96ece.png
插秧 图源:网络
近午,天又降暴雨,突然,山崩地裂,山体滑坡,把长达300米的山坑一下子填平了,七人被掩埋在陈婆坑里,全部遇难!陈婆坑里双人合抱的大松树连树梢都不见了,43亩稻田全部埋没无踪。

d80e6f69f3365651f7e2b8074b4154d6.png

是夜,夜幕低垂,阴风怒号,下坪村仅有的十来户人家,家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全村人都在痛哭悲泣,全村人都是彻夜无眠!亲人哪,你们在哪里?陈春南啊,你在哪里?
三天后,陈春南的遗体在事发地下游几公里外的瀑布水潭边被发现,衣衫无存,伤痕累累,失去了一只脚掌,身上仅存束在腰间的一条绑柴刀架的带子,他就这么悲惨地无助地走了。
他的父亲陈育桂从外地赶来了,他的大哥陈春东从永安矿山机械厂赶来了,可怜关山重重阻隔,家乡路遥难回啊!他的亲人留给这个山村的唯有无尽的哀思与悲切的痛哭!

a4c6e58b747243612bf3454ed104108c.jpg
曾经的陈家,如同损毁的建筑辉煌不再
当日,陈春南的遗体被就地掩埋在这个水潭的边坡上,二十四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永远终结在异乡的穷山僻壤中!次日,春南父兄领到五十元的安家费和一百多元春南在生产队的劳动工分值,肝肠寸断,一步一回头地与春南依依惜别!
05
4d36eb703d82501a17246fce02a126a9.jpg


李庆霖看望知青

1972年底,李庆霖写信给毛主席,反映了知青在农村的窘迫境况。
1973年4月25日,毛主席给李庆霖写了复信,并“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并表示“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49f7f45ccc87e2ef2469baf2f0ab602f.png
1973年6月10日,中央23号文件下发全党,公布李庆霖的信及毛主席的回信。
春南啊春南,你为什么走得那么急?你为什么就早走了那么几天啊?6月3日殉难,6月10日李庆霖的来信及主席的批示就公开发表了!

41f799bf71361594a05d8c4aeb83bab6.jpg

1973年中共中央通知
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刚到姑田公社就任党委书记不久的李海宽同志,不顾解放战争中腿部中弹而伤残的身体,赶到下坪村处理事故,山村虽然古朴,情景却太凄惨,面对此情此景,他为莆田知青们的境遇感到深深的震惊和不安!
事后,公社追认陈春南同志为共青团员。
不久,在李海宽书记直接安排下,姑田公社上余、下余、洋地、东华四个大山区大队的所有知青全部被调离,安排在姑田镇所在盆地的几个比较富裕的大队落户!知青们境遇大大改善!

adc1585d64330c36369f48e77e2751dc.jpg


知青们在田间挖稻根 张彩琼 |供图
都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裏尸还,那说的是战争年代。我看过一个谜底为“撑船杆”的谜语,它是这么说的:“在娘家青枝玉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倒也罢了,一提起泪水淋淋!”。
我想把它用来描述莆田知青在连城县的第一位遇难者,不,应该称他为殉职者——陈春南的悲壮人生,十分确切,十分悲切!
四十多年过去了,陈春南长眠之处,没有墓园,没有墓碑,年年清明节,没有鲜花,没有鞭炮,唯有身边的瀑布和水潭,流水悲歌,鸣咽不息!
06


3a6751ae3f258435e1af235c08de20d5.jpg
莆田知青赴连城上山下乡50周年盛会
说起知青的那些事,从欢乐到悲痛,从年轻到老之至!半个多世纪就这么挥手而过了!然而,我们清楚地知道,没有过去,哪有未来,没有痛苦,哪有辉煌?

36fe7ea60c0d7ea2673a0c87be24f946.jpg

主持人宣布为三百多位去世的知青默哀三分钟

当年,我们在逆境中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今天,我们一千七百多万上山下乡知青决不为所经历的苦难,自说自语什么无怨无悔!

9b9ca99c5b2b3b9879dba5c4130c0227.jpg
默哀现场

知青的人生,是与共和国同生长共命运的人生,虽然有不了了之的遗憾,但更有期待美好未来之企盼!

fc629f526c4b918a03193413b38f8ef8.jpg
参加聚会的原下余大队部分知青

上山下乡的青春岁月,我们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fad911fa6db4329dec58b3ffd391976b.jpg

姑田公社长较大队的知青合影
我与他们还时有联系,互相走动见面,至今还会魂牵梦绕当年生活的地方,思念在我们人生困难时,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房东和挚友,感恩善待庇护过我们的父老乡亲。

14581988d7ad034d489f41e746948ad2.jpg
连城姑田长较大队知青及家属重回第二故乡合影
当我们漫步于城市美丽的绿色步行道时,当我们迴旋在广场舞的美妙音乐中时,我们从心里怀念,怀念那些在艰难岁月里过早故去的知青战友,我们要在心里为之歌唱,歌唱我们的将来,一定会是阳光灿烂的明天!

29f33d3e0acb1774386f1dbbdbab1c95.jpg
参会人员集体合影

5b77991fae2f21e2387e807e4fe8ab1d.jpg             

by 看莆田  原创编辑
来莆田,任性玩!laiputia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2023000041号-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000-8359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4000-000-8359
Copyright ©2024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认证头条号X

来莆田,任心玩!

来莆田,认证头条号,尊享高品质作者!...

立即认证查看认证详情

顶部